为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管理、执法、服务有机统一,根据《济源示范区(济源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2023年度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23年度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制定要点如下:
一、确立工作方向,做细做实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新需求,了解人民群众办事的难点是什么、堵点在哪里,厘清现有服务项目、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做到“沉下去”、“走出去”、“请进来”。要“沉下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走访调研;要“走出去”,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和创新做法,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要“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干部、服务对象,开展座谈交流和工作研讨。注重“互联网+大数据”在管理、执法、服务中的深度应用,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二)拓展服务领域。结合“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等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拓展服务领域,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在全覆盖上下功夫。结合行政职权和工作实际,确定服务项目清单。按照需要增加的、需要优化的、需要提高效率的三个类别进行划分,明确工作措施、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以“小切口”体现“大服务”,探索创新服务型行政执法新举措。探索实施行政许可临期提醒,设置行政许可智能模板等,将服务理念有效融入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全过程、各方面,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有机统一。
(三)持续探索创新。按照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先行建立基层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联系员制度,探索创新服务型行政执法新举措,打通服务型行政执法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着眼群众满意,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深化“微宣讲、走基层”活动。持续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邀请授课员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培训,为我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辅导讲课,不断提高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突出“微”字,内容上结合基层执法人员现有水平,一次讲透一个知识点;时间上结合基层现实工作特点,一次安排一个课时;方法上结合常见的案例、事例,寓服务理念于执法实践中。突出“走”字,结合“法治下基层”活动,深入基层单位、执法一线,通过小讲堂、小培训等形式讲解,小调研、小座谈等互动形式交流。
(五)深入推进行政调解、行政指导工作。继续开展行政调解“三个融入”工作,完善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建立行政调解统计分析、典型案例宣传和工作保障等制度,严格落实行政调解立卷归档制度。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行政调解,及时妥善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将行政调解纳入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考试内容,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水平。扎实推动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要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厘清思路、改进工作方案,健全完善行政指导目录清单,把行政指导融入到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提高行政指导工作实效;规范行政指导文书档案,做好典型案例的搜集整理,定期向社会宣传发布。通过参加示范区(济源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案卷评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工作落实。案卷评查范围为2022年以来的行政指导和行政调解案卷,评查标准根据《河南省行政指导文书示范文本(修订)》《河南省行政指导文书使用说明》《河南省行政调解文书示范文本》《河南省行政调解文书使用说明》和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等相关要求评查。
(六)常态化组织比武练兵。参加示范区组织的执法人员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活动,通过现场测试、执法观察、案卷评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以赛促学、以学致用,持续提升能力水平。加大对机关正式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测试力度,考试成绩不及格人员将在全区进行通报,将得分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参加示范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第三届示范区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活动,保持优胜单位荣誉。
(七)继续推行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在原来梳理公布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的基础上,与省局做好沟通,进一步细化完善防控措施,要在广泛宣传和实施防控措施上下功夫,切实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日常监管中。将征集评选一批典型案例,宣传推广有温度的执法。
三、强化工作保障,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八)加强组织领导。从今年开始,根据示范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年度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的评价,更侧重于实地核验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的实际,提高站位,明确责任分工,按照时间节点抓实、抓紧、抓出成效。
(九)广泛宣传发动。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新举措、新成效,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附件:服务型行政执法服务项目清单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