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587/2024-01483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轵城镇
发文字号:
轵文〔2024〕41号
标  题:
中共轵城镇委员会关于印发《轵城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4-10-28
发布日期:
2024-11-01
中共轵城镇委员会关于印发《轵城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

中共轵城镇委员会

关于印发《轵城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

  

各总支、支部:

现将《轵城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41029   


轵城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和示范区党工委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结合轵城镇农村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各类媒体,围绕深入移风易俗和培育文明乡风,运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传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农村移风易俗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提升辖区群众思想认识和文明意识,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移风易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挖掘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哲理格言、民间典故俗语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使群众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努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强化道德培育,推进移风易俗。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强化道德培育,使文明落地。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大力倡导新时代美德和健康生活方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明活力。

(三)强化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引导村民破除陋习,大力提倡节俭养德的文明新风尚。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将“抵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节约健康的时代新风”理念潜移默化融入群众心里,加深农民群众对文明时代新风的理解,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文明之花根植乡村沃土。

三、活动形式

(一)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我是愚公家乡人 我是文明实践行动者”主题宣传活动。

2.持续深化“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民法典有关内容,引导群众自觉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文明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织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1.组织开展基层宣讲,持续推进“党的声音进万家”、“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主题宣讲活动,发挥“新时代宣讲师”和“文明探源我来说”文化宣讲员作用,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面向干部群众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理论政策宣讲。

2.组织理论专家、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深入农村开展巡回宣讲,将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讲给群众听,倡导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文明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心,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三)发挥文化传承和浸润作用。

1.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紧扣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清明节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端午节奋力拼搏、奋勇前进,七夕节相亲相爱、传承家风,中秋节团圆幸福、家庭美满,重阳节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等传统节日主题,开展移风易俗文化活动。

2.支持鼓励乡村文化能人围绕移风易俗自编自演文艺作品,运用小品、喜剧、曲艺等形式,针砭不良习俗、倡导文明新风。

3.深入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进万家”“中原舞翩跹”广场舞大赛、“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咱村有戏”、农民运动会等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焕发乡村生机活力。

4.持续开展戏曲下乡、公益电影放映、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风尚,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和谐向上的乡村生活氛围。

(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

1.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推进“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孝老爱亲、抵制高价彩礼、抵制攀比浪费、抵制封建迷信思想等系列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

2.组织“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移风易俗树新风系列活动。

3.持续开展“文明实践乡村行”“健康中原行”主题活动。

4.实施“‘快乐成长’文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

5.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温暖 献爱心”等主题活动,深入农村,积极开展政策宣讲、科学普及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

(五)发挥典型示范和创建引领作用。

1.发挥好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人员、乡贤等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头摒弃和反对收送高额彩礼、婚宴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2.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好榜样”“新事新办好家庭”“家风家训好传人”“群众组织好会长”“文明乡风建设好支书”等典型选树,深入挖掘他们的生动事例,讲好文明乡风故事。

3.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遵守廉洁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家教家风,带头破除陈规陋习,及时教育引导亲友办理婚丧喜庆事宜自觉尚俭戒奢,以优良党风引领社会新风,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

四、工作要求

()常态长效,确保实效。要结合实际,明确职责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报刊、公众号等各类媒体资源加强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报道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及时总结,存档管理。要注意挖掘和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评估取得的成效,做好日常资料的收集、保存,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