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448/2024-01260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思礼镇
发文字号:
思发〔2024〕1号
标  题:
思礼镇2024年工作意见
成文日期:
2024-03-05
发布日期:
2024-03-06
思礼镇2024年工作意见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思礼抢抓产城融合发展机遇、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的攻坚之年。为扎实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思礼,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示范区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十大战略”“十大建设”新发展格局,聚焦“七个方面作示范”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产城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实施党建引领、工业强镇、乡村振兴战略,守正创新,团结奋斗,高质量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城融合发展试验区,高水平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贡献思礼力量。

二、工作目标

2024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7%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力争年终考核综合指标进入示范区第一梯队、重点指标进入示范区前三名。

三、主要任务

(一)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时时处处讲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破解发展难题的经验做法、促进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持续放大“武山讲堂”品牌效应,激活发展动力。

2.扎实创建“五星”支部。力争创成“三星”支部50%以上,确保创成“五星”支部2个,“四星”支部8个。计划到2025年“五星”支部占比达到30%,“四星”支部占比达到60%,“三星”支部全覆盖。

3.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持续实施“十大培训计划”“十项政策支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扎实开展“党群连心工程”,严格落实农村发展党员“区统镇选村培”机制,完成竹园沟村和郑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新建三河寨、思礼、夏神庙等村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4.严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主题教育,强化政治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警示教育,开展“以案促改”,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清廉单元创建,打造廉洁文化阵地,经常性开展廉洁文化活动,推动清廉建设全域共进。

5.落实巡察整改成果运用。充分发挥巡察整改标本兼治作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成果运用与干部作风督查、政治工作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党组织建设、规范选人用人工作,真正使巡察整改成果落地见效。

6.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明确党委抓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定期举行中心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学习和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和网络舆情处置,夯实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二)以产兴城,把准定位,全力加速项目攻坚

7.传统产业提级转型。锚定“高质量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城融合发展试验区”目标,推动打造产城融合发展西部先行区。续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万洋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力争今年竣工投产;总投资52亿元的万洋年产20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及铜产品绿色智造项目完成前期规划和部分土地征收;总投资1亿元的裕鑫环保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及主要设备订购安装;思礼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和贵金属产业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实现总投资2亿元的鸿达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回收和投资1亿元的年产2万吨镀铬棒等项目投产达效,以项目梯次滚动建设助推有色冶炼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8.新兴产业提质壮大。紧抓思礼循环经济产业园扩区批复契机,发挥园区集约延展特性,谋划落地年产20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及铜产品绿色智造、再生铅综合利用等一批前期项目,与“新动能、新储能”产业园一同加快形成高端引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生态圈。扶持万洋希百康健康产业,鼓励企业加大有机硒系列产品研发力度,构建以中医特色诊疗、乡村康养旅游等为延伸的思礼大健康产业集群。

9.基础设施项目提档升级。规划建设绿色动能产业研究院及智能金属材料产业学院,谋划落地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双能”产业园人才公寓、智慧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动产业装备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0.招商引资提速赋能。立足有色产业优势,聚焦链式招商,精耕以商招商,持续面向天能集团、厦门国贸、龙佰集团、杭氧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推动新动能、新储能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促成万洋集团与西安交大、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为实现有色金属产业换道领跑积蓄动能。启动智汇城总部经济基地招商工作,积极培育思礼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11.营商环境提优增效。发挥好“思礼店小二”精神,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压紧压实分包企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政企连心大走访活动,围绕“送服务、问需求、促发展”目标,定期摸排企业情况,分类制作问题清单,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发展堵点难点,真正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三)以城促产,规划先行,全程加快镇村建设

12.积极推进镇村规划编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按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要求,引入美学理念,完成三河、三河寨、北官桥、北姚、思礼、涧北美丽乡村建设。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镇村建设、农村宅基地和产业发展用地,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规划设计,力将村庄规划的蓝图转化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实景图。

13.聚力推进镇区品质提升工作。建立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加快镇区地砖、公共卫生间、环湖步道、济邵路万洋大道至万阳湖北侧商业房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健全管护机制,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同步推进。建立业主委员会,健全老旧小区管理机制,完成万羊湖小区外墙改造,启动武山新邨二期建设,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14.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完善管护方案,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式”包片制度,与镇应急管理智慧平台联动提升管护质量,形成保护发展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实施万阳湖公园提升、三河湿地提升、万羊山生态修复项目,厚植生态资源发展优势,让水域靓镇更加靓丽。

15.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城乡环卫一体化、评比常态化、奖补专项化为抓手,持续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空闲地整治、老旧发黑墙体治理、建筑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治理、干线绿化带治理,持续推进户厕改造,有序开展垃圾分类,稳步推进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

16.压茬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四好农村路”成果,大力开展主干道沿线整治,深入实施道路畅通及照明工程,修建循环产业园道路、宇润化工进厂线、金惠铅业进厂线,启动卢仝小学至洛峪村道路建设和S308亮化建设。启动北官桥旧货市场改造和羊毛衫市场提升,初步构建围绕镇区核心,以济西汽贸物流园为龙头、以羊毛衫市场为中枢的“东西联动”品质型物流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形象。

(四)挖掘特色,联点成线,全速加劲乡村振兴

17.着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以学深用活“千万工程”经验为依托,落实落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各行政村网格员职能,动态关注薄弱重点人群,充分发挥帮扶对象“自我造血”功能,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8.着力扛稳农业生产重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及时开展种粮补贴,扩大种粮养殖保险范围,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提升种粮积极性。稳定生猪、畜禽生产,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采取“公司+种植户”运作模式,合理调节高山花卉、冬凌草、蔬菜制种等特色种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

19.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实施“村贷款、镇贴息”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持续抓好北姚集体经济鹿茸菇生产项目拼装车间续建项目、牛湾食用菌项目、洛峪智慧渔业二期三期续建项目、柿沟写生基地东侧延伸区域建设、水洪池康养基地等乡村产业重点工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收。

20.着力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体系。依托卢仝文化,发展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用好水洪池济源县委旧址等革命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围绕“一河两岸”谋划孔子国学研学项目,弘扬传统文化;统筹绿色资源,融合发展牧云顶康养旅游产业项目、武山植物园项目、思礼德祥康养中心项目等,做强思礼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

21.着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持续开展“乡村光荣榜”人物选树活动,积极组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创新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答、辩论比赛、戏曲大赛等活动,鼓励各村主动组建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团队,主动创作反映时代风貌和乡土人情的文艺作品,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五)牢记初心,办好实事,全心加效民生事业

22.养老服务综合体系稳步建设。加强对思礼、庆华、石牛、洛峪等4个村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指导,规范养老服务内容和流程,充分发挥各功能区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较好满足老年人日间照料需求。加快推进德祥康养中心建设,全方位、多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住、养、医、乐、游等领域的优质资源,让更多老年人安享离家不离“家”的养老体验。

23.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持续优化办学环境,提升办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推进卫生院扩建项目,加强针灸、艾灸等中医特色诊疗宣传,持续完善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工作,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提供高品质、有温度的医疗健康服务。

24.政务服务效能稳步提升。科学规划扩建区域,升级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探索自助功能与窗口服务互补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梳理整合镇村两级服务事项,持续动态同源更新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稳步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打造亮点特色上下足功夫,叫响擦亮“思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六)守牢底线,精准发力,全维加深基层治理

25.持续健全“一馆一所一站三中心”基层治理体系。完成乡村振兴馆(家风馆)室外景观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部硬件设施提升工程,借助智慧手段推动“线下治”与“线上智”有机结合,带动镇村纵向联动、部门横向协调,全面聚焦基层治理高频事项,切实打造以网络化治理为锚点、以精细化服务为重点、以信息化支撑为焦点的基层治理平台。

26.持续抓好安全工作。依托“445”应急消防工作机制,不断集聚各类优势资源,做到动态分析、及时预警。强化“一队一中心”队伍建设,创新执法理念,统一流程标准,及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重点工作。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对重点区域门店商户日常监管力度,筑牢守好安全底线。

27.持续强化平安法治建设。围绕“三调四化五聚焦”平安建设机制,用好用活“156”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法,集中力量打造思礼镇矛盾调解中心,建强“网格长+网格员”队伍,夯实法律服务团建设,以“八五”普法为载体,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多元解纷机制落地落实落效。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讲政治,注重学用结合出成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综合运用“内外结合”“武山讲堂”等多种途径,把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学思贯通、知行合一。

(二)坚持讲认真,增强服务本领要效果。时时处处事事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发扬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践行“四下基层”,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接待群众、耐心倾听民声、细心回应诉求,聚焦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和群众急难愁盼,在调查研究中全面梳理问题,以可行有效的措施疏通堵点、解决难点,将群众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宝贵经验转换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坚持讲团结,积极担当作为结硕果。自觉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为重。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做好新时期统战、宗教、武装、国安、机要、保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和工青妇群团工作,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提高统筹协调、应对风险、直面挑战的能力,以奋发有为的状态、日日精进的能力、“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讲廉洁,从严管党治党有结果。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沟通协商、研究解决。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纠正作风松散、“四风”新表现等问题,对表态多、行动少、落实差的坚决问责、形成震慑。持续强化警示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在心理上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中共思礼镇委员会

思礼镇人民政府

20243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