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MB1E08656/2025-00023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3日
标  题:
​ 平均用时12.04分钟到达现场!济源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2024全年解救被困人员541人
平均用时12.04分钟到达现场!济源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2024全年解救被困人员541人


济源示范区拥有各类电梯运行总量4716台,目前已全部实现96333电梯应急救援三级网络全覆盖,每台电梯所在小区位置、对口维护保养单位等信息均登记在册,示范区电梯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全年未发生电梯应急处置类重大事故。 

2024年,济源96333共处置电梯应急热线2191起,电梯困人处置成功率达100%。根据应急处置平台统计分析,维保单位救援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2.04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3.34分钟,维保单位“三分钟响应率”为100%。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到达时间。与此同时,数据分析报告还对接警响应、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困人电梯使用场所、困人故障高发时段、困人原因等方面均进行了统计,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

电梯困人求助在所有来电中占比最高,为70.14%。

(装修)垃圾卡门等因素排在首位

   

(电梯故障原因统计)

依据《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CPASE M001—2019),在人为原因、外部原因、门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九类故障中:外部原因故障(44起,占10.68%)、人为原因故障(27起,占6.55%)、门系统故障(19起,占4.6%)居前三位;其他291起故障原因中,生活(装修)垃圾导致开关门受阻困人216起、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停电导致困人73起、门锁失效2起。占比70.63%。

提醒:市民在使用电梯时应自觉维护公共安全,不要在电梯轿厢内倾倒液体丢弃垃圾,尤其是糖果纸、口香糖、果核等细小垃圾。如果需要使用电梯运送货物,应尽量使用专门的货梯,保证货物包装完整,使用小推车时要考虑电梯的承载量。

两个时段是困人高发时段,

住宅电梯是困人故障占比最高的场所

(电梯故障时间段统计)

(电梯使用场所统计)

按发生电梯困人故障的时间段统计,高发时段主要集中在上下班等使用高峰期,分别为早上8时-10时、10时-12时和16时-18时、18时-20时,占比54.26%。 

发生在住宅区域的困人故障占63.95%,居电梯使用场所之首。此外,办公楼宇、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故障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提醒:每部电梯都有最大载重量,超载后会有报警或其他提示并自动停止运行,电梯门也不会关闭。有人看到电梯门打开就着急往里冲,这是错误的举动,很有可能因为电梯不在本层而踩空跌进井道。不少人等电梯时喜欢倚靠在门上,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电梯打开时轿厢不在本层,人很容易跌进井道,或者被轿厢和井道卡住。另外,老人和孩子乘坐电梯时最好有家人陪同。

15年以上电梯易发生故障,“全面体检”不能马虎。

(电梯投入使用年限统计)

按使用年限统计数据来看,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故障率较高,占比47.82%。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维保单位至少每15日要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维护保养工作,做好保养记录,并经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在电梯轿厢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公示。电梯使用年限达到15年以上或者超过设计年限的,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还应当根据电梯运行的实际情况,增加维护保养频次和维护保养项目,进行“全面体检”。

提醒:在乘坐电梯时,请留意轿厢内是否张贴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仔细查看检验时间,超期“服役”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拨打96333进行投诉举报。

这些小知识得记牢,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

1.如遇被困电梯,请不要慌张,在每部电梯轿厢楼层按钮处,都悬挂有96333应急标识牌,拨打96333应急救援电话并报出6位编码,接线人员就会据此确定电梯所在位置,及时通知专业人员到场救援。

2.被困电梯内保持冷静,电梯困人是电梯控制系统检测到有可能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做出的保护性反应,轿厢内不是密封的,不存在窒息危险,所以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大声呼救,但是切勿强行撬门逃离,或是做出跳跃等激烈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3.如遇到电梯突然下坠(溜车),不要慌张,立即按下所在楼层以下的所有楼层键,然后抓紧扶手,背部紧贴轿厢壁,膝盖弯曲以起到缓冲,保护人身安全,待电梯停稳后立刻求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