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MB1E08656/2021-00104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20日
标  题:
​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1.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主体抽查工作,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是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市场主体,随机抽取(选派)执法检查人员,依法对其(抽取的市场主体)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查处情况依法公开的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坚持“依法监管、属地负责;随机抽取、随机选派;公正公开、科学高效“的原则。

对同一市场主体多个检查事项(重点领域包括特种设备、食品等生产企业除外)原则上应一次性完成,实行联合抽查,实行“一次抽查、全面体检”。

第四条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和全局性工作,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业务条线职能,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贯穿到各个领域。

第五条 抽查采用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方式,严格落实监督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避免检查的主观随意性。

法规部门要加强人员能力培训,对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1. 抽查工作流程

第六条 实施抽查按照以下工作流程进行:

(一)制定计划。“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由信用监管科牵头负责制定,并报省局备案。

(二)抽取名单。信用监管科会同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检查计划要求,通过抽查系统随机抽取市场主体名单,抽取权限有特别规定的,按照特别规定执行。

(三)派发名单。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抽查名单,整理和制定《企业执法检查登记表》,包括:检查事项、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要点、检查标准、检查程序、法律依据、检查结果等形成检查事项表,派发至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

(四)确定方案。承担检查职责的各相关业务科室依据派发的名单和检查事项,制定随机抽查方案,随机抽取检查人员,明确检查方式和内容。

(五)实施检查。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制定的检查目录及确定的检查方式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遇到的业务问题由相关业务科室负责解答。

(六)录入公示。执法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示”的原则和法定程序,将检查结果、查处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录入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进行公示。

(七)汇总情况。抽查工作结束后,承担检查职责的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及时将抽查工作完成情况上报对应省局。

 

  1. 随机抽查

第七条 抽查分为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

不定向抽查是指示范区市场监管局随机抽取确定检查企业名单,对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的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检查。

定向抽查是指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按照企业类型、经营规模、所属行业、地理区域等特定条件,随机抽取确定检查名单,对其依法进行检查。

第八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随机抽取检查的对象,为辖区内依法注册登记的市场主体。

第九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每年对企业年度报告和公示信息进行抽查,不少于辖区内企业的5%。其他事项的抽查检查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实施随机抽查监管事项全覆盖,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 组织实施

第十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对市场主体进行抽查,原则上以实地核查为主,为提高监管效能,减少抽查对市场主体的影响,还可依法采取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多种方式组合;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领域开展抽查时,可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协会人员参加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开展审计、验资、咨询、评估等相关工作,依法利用其他政府部门作出的检查、核查结果或者专业机构作出的专业结论。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对其利用和委托行为的合法性负责,不对专业机构的专业性结论或其他政府部门检查、核查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一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可通过审查市场主体提供的会计资料、审计报告、行政许可证明、行政处罚决定书、场所使用证明等相关材料,或者通过与相关行政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获取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相关信息,对企业实施检查。

第十二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对市场主体实地核查的,应当依照市场监督管理执法检查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规定进行,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检查人员应当如实记录核查情况,填写实地核查记录,并要求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无法取得签名或盖章的,检查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

第十三条 检查人员在抽查过程中发现其他违法线索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开展检查,市场主体应当积极配合,接受询问调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根据《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提供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开展检查,对市场主体不予配合情节严重的,要做好记录并留取相关证据,严格按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第十条第二款实施,企业不予配合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

(一)拒绝检查人员或者委托的专业机构进入被检查场所的;

(二)拒绝向检查人员或者委托的专业机构提供相关材料;

(三)不如实或不按要求提供情况或相关材料的;

(四)其他阻挠、妨碍抽查工作的行为,致使抽查无法正常进行的等行为。

第十五条 实地核查记录表、责令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抽查工作书式材料,应及时只能整理归档保存,并按档案管理有关要求进行管理。

 

  1. 结果公示和处理

第十六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应当自检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十七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管在抽查中发现检查结果符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的,“谁管辖、谁负责”,实施后续监管。

第十九条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正。

 

  1. 督查考核

第二十条 上级对下级部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督促检查,通过检查、督查等方式督促落实。

第二十一条 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列入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奖惩优劣,促进抽查工作落实。

 

  1.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合济源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对非市场主体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