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政〔2010〕75号
沁园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及规划发展
方案》的通知
沁园办事处地处济源市政治文化中心,面积15.8平方公里,辖13个居委会,7个社区,常住人口6.1万。随着办事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预计“十二五”末,辖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0万余人。辖区内共7所小学,分别是黄河路小学、沁园路小学(原御驾小学)、文昌路小学(原东留村小学)、河苑街小学(原河合小学)、学苑路小学(原东马蓬小学)、东环路小学(原赵礼庄小学)和屯军教学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辖区内小区建设星罗棋布,高楼林立,大量农村人口潮水般涌进沁园。但由于沁园的学校建设及发展规划滞后,教育投入不足,造成沁园教育中部崛起,东部和西部落后的不平均衡发展格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沁园教育的实际,特制订沁园办事处“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及规划发展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创建教育强办为目标,按照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发挥教育集聚人口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沁园的城镇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面性基础性作用,优先并适度超前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2、坚持改革创新原则。深入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破解发展难题,真正以改革推进教育发展,以创新提高办学效益。
3、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大辖区内统筹力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使辖区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实现沁园教育高标准均衡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高水平特色发展。
三、主要目标
1、学校布局全面优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全处学校布局全面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基本满足实际需求,教育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2、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市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初步建立。到2015年,建成一所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全市7所小区将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强办目标全面实现。
四、主要建设项目规划
1、在东马蓬居委会和西留村居委会新建一所6轨制小学(暂称为玉川路小学)。以市政府投入为主,办事处适当补贴,负责协调土地,2010年完成立项,2011年破土兴建并于当年投入使用。
2、完成黄河路小学的二期工程新建一座综合艺术楼和一个多功能教室。市政府投入为主,投资1000余万元,于2011年动工并投入使用。
3、在济水大道和环城东路交叉处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12轨,小学8轨,暂名为济水大道学校)。以市政府投入为主,办事处负责协调土地,2012年动工,2013年投入使用。
4、借助城中村改造,扩建文昌路小学(原东留村小学)为6轨制小学。根据城中村改造进度,于2014年动工,以市政府投入为主,办事处协调相关工作。
5、幼儿园布局:“十二五”期间幼儿布局为:济河苑幼儿园,豫港花园幼儿园,建业幼儿园,山水世界城幼儿园,南夫幼儿园,新城花园幼儿园,御驾幼儿园,水岸秀洲幼儿园,东留村幼儿园,豫光幼儿园,东马蓬幼儿园,蓼坞新村幼儿园。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学校建设及发展规划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沁园办事处将高度重视,合理布局,科学决策,优先发展教育。一是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沁园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成立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教育、财政、公安、民政、各居民委员会为成员单位的沁园办事处学校建设及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具体规划和落实学校建设及发展规划,定期向街道党工委汇报工作进度。
2、加大教育投入。一是落实政府投入,严格执行地方财政一般收入的5%用于教育的有关规定,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集中财力办一些大事、实事。二是增加社会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二O一O年九月十六日
主题词:学校建设 发展方案 通知
沁园街道办事处党政办 2010年9月16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