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在克井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王加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克井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我们面临经济转型、疫情防控等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砥砺奋进,积极面对。过去一年,镇党委、政府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克难攻坚,坚持产业转型发展定力,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难中攀高,稳中有进。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68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3.4%,较上年同比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7526亿元;招商引资上报完成12.6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80元。
(二)高质量发展困中破局,夯实基础。
一是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确保企业疫情期间有序生产;圆满完成金利项目996.15亩的土地保障以及村企关系协调等任务;顺利完成万洋项目涉及克井镇南庄村的土地协调及附属物清理等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四个一批”重点工作,签约一批亿元项目5个,开工一批亿元项目2个,投产一批亿元项目1个,在谈储备项目5个,完成盘活一批项目8个,其中,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标准化厂房已建成;智能化考练中心项目,即将开始面向社会招生;电子级超细银粉新材料智造基地项目,用地规划许可已办结。
三是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全年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共推动7家个体户实现“个转企”,10家小型企业实现“小升规”,全镇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发展新活力不断涌现、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初显成效。
一是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织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题会13次,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全镇贫困劳动就业率100%,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4.5%。拓宽各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减少9个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庄。
二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流转土地3.2万亩,种植优质小麦1.5万亩;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2696.39亩,完成2022年耕地轮作玉米项目2508亩;完成2022年小麦促弱转壮、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项目实施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实施食叶草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种植试验田100余亩,开发食叶草系列产品10余个。发展乡村旅游业产业,打造了河口、白涧等2个乡村休闲旅游村庄项目。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打造,成功打造枣庙村冬凌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品牌。
三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一网两长”责任制,实施“六乱八清一改”行动,累计共拆除危旧土房196座,清理垃圾5.8万余方;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全面开工,累计完成24个村污水管网建设,使用天然气的村已达到39个。实施路网提升工程。完成渠马线西段、东许村道和平安路大修整治,枣庙、古泉、郭庄等村水毁道路修复顺利完工;沿太行高速公路西延项目协调稳步推进。南太行旅游线路全线顺利通车。
(四)应急工作抓实做细,精准把握。
一是扎实开展防汛减灾工作。修订完成镇级防汛应急预案、防汛紧急避险安置预案;组织46个行政村及辖区企业编制防汛应急预案。协调完成蟒河口桥、中樊桥、北樊桥重建、蟒河流域水毁河道护坡修复工程。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班子成员带队排查和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29处;常驻专家指导排查隐患2269条,完成整改2241处。排查重点房屋安全281处,自建房屋14000余户,切实保障群众住房安全。
三是社会治理安定有序。扎实开展“三零创建”,化解信访矛盾148个,受理群众信访83批次,辖区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6.4%,在二十大会议、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期间和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时期,维持社会和谐有序。
(五)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稳步提升。
一是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成功申报省级文明村1个(寨河苑),申报市级文明村6个。
二是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慢性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荣获“河南省健康乡镇”,16个村被评为示范区“健康村”。救灾救济、居民低保等各类扶助金严把标准,规范发放。
三是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完成39轮全员或区域核酸检测,共检测近165万人次,完成接种新冠疫苗113561剂次,有效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是环境治理持续发力。持续开展“散乱污”动态清零工作;加大环保检查力度,强制减排企业6家,协商减排企业55家。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累计立案办理各类案件58起,行政处罚127.3万元;实施“绿色克井”三年行动,促进克井镇从“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
同志们,过去的2022年极其艰辛、极具挑战,我们凝心聚力、实干苦干、攻坚破难,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荣获了13项省级以上荣誉,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力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得力于同志们真抓实干和艰辛付出,得力于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主要有: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全体干部仍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抓招商、招大商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推动;财政压力依然较大,过紧日子的思想观念仍要进一步巩固;信访稳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遗留问题化解仍旧困难。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年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克井镇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们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打造济源北部靓丽新城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抢抓机遇,苦干实干,接续奋斗,靠实干开创克井镇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3年我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抓住“党建、稳定、发展”三个关键,实施“12345”发展战略,即:实现天蓝、水绿、景美、人富的济源北部靓丽新城奋斗目标;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民两个重点;巩固东部工业崛起、中部城镇提升、西部农业振兴三大区域;聚力项目招引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区镇深度融合、营商环境优化四个“突破”;围绕经济发展新格局、城镇面貌新变化、美丽乡村新样板、民生福祉新提升、干部作风新转变五个“实现”,奋力开创克井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克井力量。
2023年,我镇的工作目标是: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9169元。
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现经济发展新格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做精做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延链补链。2023年谋划项目15个,投资过亿的项目有11个,总投资4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6个,农业项目3个,服务业项目3个,社会事业项目1个,城建项目2个。
一是项目招引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克井创业园、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积极跟踪对接新谋划项目,争取国家级100万吨煤炭储备基地、5万吨/年废电路板综合利用、经开区供水工程、镇中心幼儿园、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落实。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我镇煤炭、耐火等传统资源优势,围绕东部工业振兴,推进“一园两基地”建设(克井工业园、煤炭产业基地、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克井工业园前期手续办理进度,形成示范区“双高”企业延链补链项目产业园;依托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规范、整合、提升煤炭市场,形成绿色、环保的煤炭产业基地;盘活耐火炉业土地资源,整合示范区耐火生产行业,逐步培育壮大耐火材料生产基地。
三是区镇深度融合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和经开区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区镇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经济发展三方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全力支持服务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金利项目二期建成投产;总投资21亿元的万洋项目顺利施工;总投资6.6亿元的300吨电子级超细银粉新材料智造基地项目顺利开工;积极洽谈焦作鑫诚耐火材料项目,确保签约落地。
四是营商环境优化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企业感受到镇党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和决心,大力出台优惠政策,让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和创新服务举措及时惠及,让企业走进来放心、办手续省心、留下来安心。
(二)围绕提升城镇品质建设,着力实现城镇面貌新变化。坚持改善城镇面貌、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努力打造配套全、品质高、生活宜的城镇标杆。
一是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1300余万元的路网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总投资800余万元北辰路道路和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启动投资300余万元的镇区路灯亮化提升工程,积极推进镇区供热工程,积极谋划克井至市区快速通道,改造提升济阳路克井段,完善镇区道路、管网、供热、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镇区基础设施短板。
二是持续推进人气积聚工程。加快推进阳光驾校、原昌商业圈等项目建设,聚集商气、汇聚人气。谋划经开区扩区后镇区规划设计工作,启动圪针庄村住房改善工程,推进盘溪苑入住进度,完成高速西延项目克井段搬迁任务,切实增强镇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人口更积聚、产业更兴旺。
三是完善镇区公共服务功能。积极推动中心幼儿园、全民健身中心、原昌商业圈等项目建设,丰富镇区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内容,努力使镇区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备、环境更优美、管理更精细。
(三)围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实现美丽乡村新样板。加快推动西部农业崛起行动。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提高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加快推进高速路西延项目建设,围绕“一路三线”(高速路,旅游线、王郑线、王蟒线)全面整合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对中樊、后沟河、茶店、小郭富、王才庄5个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和河口、白涧旅游村庄打造,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东西融合的南太行旅游风景带,通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使得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村居特色更加鲜明、建设管理更加精细,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美丽乡村新样板。
三是壮大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围绕“四园一带”高质量打造太行山红豆杉产业观光园、枣庙千亩冬凌草精品农业产业园、蔬菜种业示范园、小辣椒加工园等产业,沿两线大力推广休闲农业,发展精品采摘路线,串联特色优质资源,形成景观优美、宜行宜游、农旅融合发展经济示范廊带。
四是深入开展“绿色克井”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推进“一网两长”责任制,实施“六乱八清一改”、“以克论净、深度清洁”行动,完善周抽查、月点评、季观摩考核机制,压实责任,形成长效常态机制,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净、绿、美。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积极开展燃煤散烧常态化巡查工作;持续推进“散乱污”、“扬尘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扎实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发生;提升周边人居环境质量,力保“克井蓝”不变色。开展“绿色围镇”行动,开展空闲堆场整治、煤矿塌陷区整治、南太行旅游线沿线整治、空闲地整治、违建拆除恢复整治“五项”专项整治活动,实现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打造绿色克井。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开展盘溪河、蟒河沿线“清四乱” 等专项行动,促进辖区生态环境改善。
(四)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推进健康克井建设。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加强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
二是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事业发展,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加强养老中心建设,计划实施中樊、小郭富等村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真正实现小有所育、老有所乐。
三是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全面巩固我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擦亮全国文明村镇金字招牌,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文明素养入脑入心。
四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补齐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队伍建设,强化“消防一队一中心”建设和作用发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着力实现干部作风新转变。加强党的领导,强化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格落实巡察整改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扛起政治担当,把巡察整改作为最严肃、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把巡察整改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契机和抓手,通过巡察整改助推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大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坚持把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总要求和主要抓手,深入推进“逐村观摩、整镇推进”观摩评比,通过观摩活动,形成村村创星、村村争星、村村追星的浓厚氛围,通过考核奖惩实现星星过硬、星星闪耀。
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克井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三零”创建、“两创一规范”活动,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持续开展“党群连心工程”,开展“清初访、查重访、化积案”攻坚行动,以“满意在克井”为活动载体,以“克井最满意”为目标,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四是持续开展“四比四增”活动。在镇机关和各行政村持续开展“比作风增动力、比发展增收入、比治理增平安、比环境增幸福”活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增强全镇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团结意识,为做好2023年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五是努力构建清廉克井政治生态。开展清廉克井政治生态攻坚决战年活动,着力打赢六大攻坚战,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强化权力公开、完善制度规范,涵养清廉文化、开展清廉创建,努力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锻造清廉担当的干部队伍。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不断提升全镇行政效能、治理能力、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克井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一)坚定政治立场,践行为民宗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切实为群众和辖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坚守公平正义,严格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依规履职用权,把法治思维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履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法接受镇人大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让政府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建设诚信政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觉到公平正义。
(三)坚持求真务实,建设实干政府。坚持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服务克井镇高质量发展大局。要真抓实干,躬身入局,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安排,事事有反馈,主动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实干的高效能提升发展的硬指数。
同志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奋楫扬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克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景美、人富的济源北部靓丽新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克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