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井镇政府工作报告
——在克井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克井镇党委副书记 王加强
(2022年3月3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克井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沉着应对防汛救灾,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次突破1亿元,完成1.0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亿元,增速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47亿元,增速全市第七;招商引资完成11.5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63元。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于第一梯队。
(二)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助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服务协调省、示范区重点项目,确保了南太行旅游公路顺利通车,金利项目、华瑞石膏利用项目顺利推进,沿太行高速西延项目前期土地手续办理顺利完成; 积极谋划推进我镇项目建设,2021年签约一批亿元项目3个,开工一批亿元项目3个,投产一批项目5个,盘活一批项目3个。其中,柿槟零担物流、玉韵矿业大理石加工、太行锌业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19.98兆瓦光伏电站、济源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交通驾校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新谋划的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前期筹备工作;圆满办结“万人助万企”活动交办的5个问题清单,为5家企业申请“助保贷”资金3000余万元。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实现强村富民。乡村振兴亮点纷呈,柿槟村成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白涧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河口村获得省级旅游特色村荣誉称号。农业农村提质增效,5个脱贫村实现产业全覆盖,其中枣庙村冬凌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勋新村牧草种植产业成效喜人,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统一处理覆盖率达到100%,完成11个村污水管网改造,镇村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有力推进。村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镇区开发边界调整,编制完成14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8.5公里农村公路正在加快改造升级。
(四)应急工作精准把握,聚焦安全固本。一是防汛救灾有条不紊。累计投入抢险救援人力852人次,出动应急车辆220余辆,转移群众避险235户次450人次,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动。二是安全生产全面发力。狠抓隐患排查,全年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895余处,关停不安全场所86家,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克井镇专职消防站并投勤使用。三是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全年共排查涉疫城市返济人员2800余人,组织全员核酸检测56043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种80035剂次。在疫情严峻时期,妥善应对,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监测,确保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五)社会事业持续优化,致力民生改善。一是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发放救灾、救济、居民低保等各类扶助资金620万余元。二是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成功创建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完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柿槟等重点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质升级工作。三是环境治理持续发力。持续开展“散乱污”动态清零工作,全年共排查企业500余家。加强秸秆禁烧监管,从源头消除焚烧隐患。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四是社会治理安定有序。投资190余万元,对镇区46个行政村视频监控进行升级更换。无访村创建成功率达到80%,达到了示范镇标准;在全国“两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圆满完成了零赴省零赴京任务。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抗洪灾、战疫情、抓项目、促经济、惠民生,砥砺前行,勇往直前,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年来,全镇上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和示范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大战大考面前保持战略定力,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全镇经济持续向好、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五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7800余万元,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人均纯收入从16600元增加到26063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虽然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1年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完成1.01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实现稳步增长,各类经济指标和综合排名始终位于第一梯队,为克井镇经济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坚持项目为王,用营商环境的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初步形成了以中兴物流、柿槟仓储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产业,新培育巨能实业、豫铖再生资源、聚源五星石料、泓林净水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新增产能40亿元;成功引进玉林农业、中辰环保科技、德凡克、中兴物流等30多个项目,总投资120多亿元。初步形成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格局。
这五年,城镇品质不断提升。五年来,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区污水管网建设顺利施工,新建、改造镇村道路70余公里;全镇环卫、园林管护全部采用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进行高标准管护;天然气“东伸西进”工程深入推进,全镇使用天然气的村庄已达到39个;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以农村垃圾、空闲地整治、户厕改造和污水治理等为主的人居环境整治;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绿色围镇计划,建成1800亩生态防护林、2140亩休闲观赏林、1400亩森林公园及镇区380亩植物园,镇区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这五年,农业农村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提升了枣庙冬凌草产业园、红豆杉产业观光园、太行农庄等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冬凌草、薄皮核桃、苗木花卉等产业体系,辖区冬凌草标准化种植面积达3500亩,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化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村集体经济增收扎实有序,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个,10-100万元的村达到20个,10万元及以下的村达到18个,全面消灭了经营性收入空白村。
这五年,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我镇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1人全部光荣脱贫,全镇所有贫困户均建立了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全镇46个行政村7.1万人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在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环保整治成效明显,散乱污企业全部取缔做到了动态清零,辖区全面实现“电代煤”和“气代煤”;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污染防治成效显著。重大风险总体可控,政府债务等风险有效化解,对非法集资案件认真排查,守住了稳定发展的底线。
这五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通过加大投入、以奖代补、产业扶持等方法,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累计发放救助资金、居民低保、敬老补贴、优抚等各类扶助金约2600余万元,移民搬迁、综治信访、科教文卫、精神文明、计生民政等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大局总体保持了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力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得力于镇人大的鼎力支持,得力于同志们的真抓实干和艰辛付出,得力于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新经济、新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经济转型发展仍需持续攻坚。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及各种利益诉求、社会矛盾依然存在,环境保护、占耕建房、非法开采、安全生产等压力依然较大,成为制约我镇发展的现实问题,必须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重道远。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
“十四五”期间,是克井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征程的重要五年,是深化转型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构建和谐克井的关键五年,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克井镇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今后五年,我镇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示范区党工委各项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抢抓南太行旅游线、南太行生态旅游观光带、放权强镇和产业转型发展等机遇,牢牢抓住“党建、稳定、发展”三个关键,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民”发展方向,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趁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开创克井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镇的发展目标是:一是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各具规模的发展态势。二是经济实力全面增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改善发展质量,提升发展效益,确保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稳中有进,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建设档次和综合形象,城镇综合配套和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打造济源北部中心城镇。四是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居住、教育、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五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幸福克井。
三、2022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克井镇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打造济源北部靓丽新城意义重大。我镇将强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经济行稳致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2022年,我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彰显特色优势,确定“1245”发展战略,即:实现天蓝、水绿、景美、人富的济源北部靓丽新城奋斗目标;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民两个重点;取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高效能治理新格局、高品质生活新空间、高素质党员队伍新形象“四新”突破;实施“五大工程”。以镇域发展为主平台,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奋力开创克井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克井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我镇的奋斗目标是: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亿元;招商引资预计完成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8063元。
围绕以上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聚焦发力,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强力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区镇深度融合工程。加强和玉川片区的深度融合,探索区镇联动发展新模式,实现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全力支持服务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金利项目9月底建成投产、万洋项目和华瑞石膏项目顺利开工;全力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加快施工进度;积极对接300吨电子级超细银粉项目加快办理前期手续;积极跟踪杭州宝杰铝合金模板项目,确保合同签约。二是实施人气积聚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重点推进机动车驾驶人考练中心项目、克井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加快推进路网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济阳路克井段,积极谋划克井至市区快速通道;实施宏祥加油加气综合服务项目;做美做精克井植物园、做大做强柿槟仓储物流园,推动零担物流提升工程,打造绿色高效的市镇村三级多功能物流配送中心,切实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让镇区更靓、人气更旺。三是实施渠马线工业带工程。围绕渠马线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服务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项目用地协调;确保九域集团废旧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上半年投产、19.9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6月底前并网发电、玉川片区克井创业园A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加快施工;推动年产10万吨热镀锌项目尽快签约,实施河南济煤集团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园项目,持续争取中兴LNG物流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四是实施沿两线旅游富民工程。依托南太行旅游线和沿太行高速西延工程,串联特色优质资源,形成东西农旅融合发展经济带。重点推进河口乡村旅游精品村项目尽快建成,提升枣庙千亩冬凌草精品农业产业园,建设太行山红豆杉繁育基地休闲观光园,打造盘谷御寿康养小镇;积极创建国家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示范点,沿两线大力推广休闲农业,打造设施完备、景观优美、宜行宜游的南太行旅游风景道和产业融合、富有特色的示范廊带。五是实施集体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西部农业结构,发展优质乡村产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着力推动晋邦牧业项目、四龙牧业繁殖牛项目和大唐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着力实施柿槟新村精品商业街项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争取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达到11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坚持“四治”融合、建治并重,构建高效能治理新格局。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从2021年的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修订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补齐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各类应急队伍建设,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全面巩固我镇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积极创建国家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实施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建设镇综治中心;持续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满意在克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和“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两创一规范”活动,严格落实“村为主”的信访工作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坚决保证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不发生来自克井的干扰。
(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打造高品质生活新空间。始终把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全力服务沿太行高速西延、北部供水、蟒河流域水毁河道修复和河口水库灾后重建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完成闫和、交地等村饮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推进18个村生活污水管网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全部建成使用。二是改进提升公共服务。抓住示范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医共体建设等重大机遇,持续改善农村幼儿教育、中心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镇卫生院和农村标准化卫生所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加有效地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居民低保、敬老补贴、优抚、救灾救济等城乡社会保障性政策。开展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卫生健康、公益慈善、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四是强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作为头号惠民工程,在全镇强力推进“一网两长”(网格员、路长、排长)责任制,实施“六乱八清一改”行动,形成长效常态机制,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净、绿、美。开展空闲堆场整治、煤矿塌陷区整治、南太行旅游线沿线整治、空闲地整治“四项”专项整治活动,见缝插绿,计划年度植树5万棵,打造绿色克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违法行为,扎实开展卫片执法工作,持续推进“散乱污”“扬尘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盘溪河、蟒河沿线“清四乱”专项行动等,促进辖区生态环境改善。
(四)坚持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树立高素质党员队伍新形象。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和清廉克井政治生态建设筑基规范年活动。认真对标对表省委、示范区党工委部署要求,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组织大学习、举办大讨论、实行大比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比、干中争先进、创一流;推进清廉克井政治生态建设,为建设济源北部靓丽新城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抓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多层次、广覆盖、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素质大提升。实施农村干部“青苹果培养计划”,加强村级组织后备人员队伍建设。三是开展“四比四增”活动。在全镇46个行政村开展“比作风增动力、比发展增收入、比治理增平安、比环境增幸福”活动,通过互学互比、结对竞赛,激发基层发展内生动力。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明确使命担当,强化有解思维,提高服务质量,务实为民,争创一流,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以民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持续用力改进工作作风,以满腔热情为群众、为辖区企业,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切实为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开展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把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自觉接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建设诚信政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觉到公平正义。
(三)求真务实,建设实干型政府。强化使命担当,真抓实干,躬身入局,确保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时限、有落实、有结果、有反馈,形成闭环,拧紧责任链条,逐一破解难点、堵点,提升工作效能,以实干的高效能提升发展的硬指数。
各位代表,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奋进谱新篇。让我们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克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济源北部靓丽新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克井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