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的谋篇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克井镇持续深化转型发展、全力打造济源北部靓丽新城意义重大。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22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22年,克井镇党委、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彰显特色优势,确定“1245”发展战略,即:实现天蓝、水绿、景美、人富的济源北部靓丽新城奋斗目标;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民两个重点;取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高效能治理新格局、高品质生活新空间、高素质党员队伍新形象“四新”突破;实施“五大工程”,即:实施区镇深度融合工程、人气积聚工程、渠马线工业带工程、沿两线旅游富民工程和集体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工程。以镇域发展为主平台,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奋力开创克井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扛起新使命、再创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克井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亿元;招商引资预计完成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8063元。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项目为王、聚焦发力,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全局意识、系统思维,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以强力实施“五大工程”为聚焦发力点,全力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2022年谋划项目31个,投资过亿的项目有18个,总投资17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8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3个,农业项目4个,服务业项目5个,交通项目2个,新能源项目3个,社会事业项目3个,城建项目1个。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的优势再造。一是实施区镇深度融合工程。加强和玉川片区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区镇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实现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全力支持服务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总投资30亿元的金利项目9月底建成投产、总投资21亿元的万洋项目和总投资3.2亿元的华瑞年利用80万吨工业副产品石膏项目顺利开工;全力推进总投资5.6亿元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加快施工进度;积极对接总投资6.6亿元的300吨电子级超细银粉新材料智造基地项目尽快确定选址,并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积极跟踪洽谈总投资18亿元的杭州宝杰铝合金模板项目,确保合同签约。二是实施人气积聚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重点推进总投资1.3亿元占地400余亩的机动车驾驶人考练中心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的克井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1300余万元的路网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济阳路克井段,积极谋划克井至市区快速通道;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的宏祥加油加气综合服务项目;做美做精克井植物园、做大做强柿槟仓储物流园,推动零担物流提升工程,打造绿色高效的市镇村三级多功能物流配送中心,切实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让镇区更靓、人气更旺。三是实施渠马线工业带工程。围绕渠马线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服务计划投资约10亿元的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项目用地协调;确保九域集团总投资1.2亿元的废旧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上半年投产、总投资1.5亿元的19.9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6月底前并网发电、总投资7亿元的玉川片区克井创业园A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加快施工;推动总投资3亿元的年产10万吨热镀锌项目尽快签约,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河南济煤集团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园项目,持续争取总投资10亿元的中兴LNG海铁公多式联运物流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四是实施沿两线旅游富民工程。依托南太行旅游线和沿太行高速西延工程,串联特色优质资源,形成东西农旅融合发展经济带。重点推进投资1500万元的河口乡村旅游精品村项目尽快实施,提升枣庙千亩冬凌草精品农业产业园,建设太行山红豆杉繁育基地休闲观光园,打造盘谷御寿康养小镇;积极创建国家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示范点,沿两线大力推广休闲农业,发展精品采摘路线,连点成线,以点带面,打造设施完备、景观优美、宜行宜游的南太行旅游风景道和产业融合、富有特色的示范廊带。五是实施集体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西部农业结构,发展优质乡村产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着力推动总投资8000万元的晋邦牧业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四龙牧业繁殖牛项目和涉及30余个行政村总投资13亿元的大唐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着力实施总投资8500万元的柿槟新村精品商业街项目;计划引资4.8亿元实施后沟河村高能玉米综合利用项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争取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达到11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坚持“四治”融合、建治并重,构建高效能治理新格局。切实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要求部署,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警源诉源访源“三源”治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三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上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从2021年的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修订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补齐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各类应急队伍建设,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柿槟村成功争创国家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二是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全面巩固我镇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擦亮全国文明镇金字招牌,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文明素养入脑入心,积极创建国家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实施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建设镇综治中心,打造服务群众调解矛盾、接处警、治安防控、社会心理服务、防范邪教等办公硬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推动“六防六促”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提高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持续开展“两创一规范”活动,严格落实“村为主”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萌芽,坚决保证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不发生来自克井的干扰。
(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打造高品质生活新空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一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全力服务延太行高速西延工程、北部供水工程、蟒河流域水毁河道修复工程、蟒河口水库治漏工程和河口水库灾后重建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完成闫和、交地、中樊、双峰等村饮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推进18个村生活污水管网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全部建成使用。二是改进提升公共服务。抓住示范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医共体建设等重大机遇,持续改善农村幼儿教育、中心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镇卫生院和农村标准化卫生所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加有效地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居民低保、敬老补贴、优抚,救灾救济等城乡社会保障性政策。开展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卫生健康、公益慈善、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四是强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继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作为头号惠民工程,在全镇强力推进“一网两长”(网格员、路长、排长)责任制,实施“六乱八清一改”(“六乱”指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八清”指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空中线缆、清空闲宅基地;“一改”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生活习惯)行动,完善周抽查、月点评考核机制,压实责任,形成长效常态机制,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净、绿、美。开展空闲堆场整治、煤矿塌陷区整治、南太行旅游线沿线整治、空闲地整治“四项”专项整治活动,见缝插绿,计划年度植树5万棵,打造绿色克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违法行为,扎实开展卫片执法工作;持续推进“散乱污”“扬尘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盘溪河、蟒河沿线“清四乱”专项行动等,促进辖区生态环境改善。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积极与市直部门沟通,争取项目,推进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提升周边人居环境质量。
(四)坚持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树立高素质党员队伍新形象。切实按照省委、示范区党工委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总体部署,着力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上出实招、用真功,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创省级先进党组织。一是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和清廉克井政治生态建设筑基规范年活动。认真对标对表省委、示范区党工委部署要求,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组织大学习、举办大讨论、实行大比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比、干中争先进、创一流,推动“能力大提升”和“作风大转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示范区党工委关于推动清廉政治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建设清廉克井政治生态,用清廉克井“小气候”,温润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大环境”,为克井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济源北部靓丽新城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抓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从镇党委班子做起,从机关党员干部做起,从基层带头人做起,组织开展多层次、广覆盖、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素质大提升。实施农村干部“青苹果培养计划”,确定村级组织后备人员候选人,加强村级组织后备人员队伍建设。三是开展“四比四增”活动。在全镇46个行政村开展“比作风增动力、比发展增收入、比治理增平安、比环境增幸福”活动,通过互学互比、结对竞赛,激发基层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作风。四是建立党群连心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党群连心工程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推动联户党员在访民情、知民意、办实事、解难题上持续用力,开展“满意在克井”大走访,设立“促发展、保平安”大走访、大排查专班,推动全镇党员干部走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党组织就在身边,真正做到党群连心、村村用心,党群连心、邻里如亲,以优良的党风引领带动全镇上下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实干争先,为把克井打造成天蓝、水绿、景美、人富的济源北部靓丽新城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和崭新气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