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涧村位于克井镇西北部蟒河口东岸。白涧村因蟒河而得名。一说蟒河是害河,蟒妖经常作怪,蟒水泛滥危害百姓。古人为减少灾害,用剑镇之,意为蟒不过剑,故称“白涧”。二由韩愈【题西白涧】而得名,蟒河水清澈见底,远望如白链,有白涧河之称,故由“白涧”演变成现在的白涧村。白涧村有四个自然村,十个居民组。 人口为1670人。
白涧村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500亩;林地,平原林地350亩,山林23平方公里;鱼塘50亩。
蟒河南北穿境而过,引沁济蟒渠横贯东西,蟒河东西干渠从蟒河两岸穿山而出,给蟒河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蟒河为自然河流,蟒河沿线分别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2008建成了窟窿山、寺坪和蟒河口三座中小型水库。变害河为益河。上世纪70年代克井人民又在蟒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各修建一条长10多公里的干渠造福两岸人民。引沁济蟒渠蟒河渡槽横跨蟒河,全长120米,建于1966年。
白涧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现正在向第三产业转型。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单季亩产800--1000斤。
村委办公楼位于白涧村西,西邻蟒河林场,占地1500平方米,办公设施齐全,有农家书屋、便民服务大厅、党群活动中心。
在我村西北、河滩北岸有一座和尚寺院(文革期间被拆毁),玉皇岭前山崖上有个马丹阳练功洞,传说当年道士马丹阳在此洞练功;岭后有马丹阳的墓地,称之为马茔;玉皇岭上有座气势恢宏的白云观;距村八里多地以北的寺坪村西坪先前有一座大寺院,现仅存一座三皇庙;在寺坪村前有一座古墓叫寺郎墓;寺坪村现存有几座百年以上的土木结构的老房屋;谭庄自然村也保存有部分百多年的土房,且有一座无名古墓。风景名胜方面有谭庄的八路军地下交通站;玉皇岭后的二翁草堂,蟒河口水库,寺坪水库;黄背坪革命根据地遗址;村目前还有几颗树龄在四百至八百年的老槐树;珍稀树种有红豆杉、五角枫等。
三委干部分工及联系电话
谭建平: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主持村全面工作。电话:18638906601
原明宣:支部委员,分管组织、报账员、民政协理员、残疾人专职委员、档案管理、教育。电话:18638914288
范立新:支部委员兼监委主任,分管宣传、纪检、民调、环境卫生、村企工作协调,主抓白涧村村务工作。电话:16639799328
谭战国:村委委员,分管农业、治保、网格员、安全员、房建、民调、退役军人服务,主抓谭庄村务工作。电话:15539133202
张艳军:村委委员,分管妇联、文化、计生、档案资料、民调、疫情防控。电话:16639799488
翟卫东:监委委员,分管监督、水利、治保、民调、基建。电话:15138814568
李中明:监委委员,分管监督、治保、民调、基建文化,主抓椿树庄村务工作。电话:13569158028
办公地址:克井镇白涧村党群服务中心
办公时间:
夏季 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冬季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