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536/2023-0000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机关:
济水街道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12日
标  题:
​ 济水街道办事处2022年工作要点
济水街道办事处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全力建设宜学宜业宜居新济水的重要一年。济水街道将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勇于担当作为,奋力交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的“济水答卷”。

一、目标任务

2022年,济水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2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300万元,招商引资预计完成8.8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35000元。

二、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宜四化五个一”(三宜,即宜学、宜业、宜居;四化,即净化、靓化、优化、文化;五个一,即制定一个发展总规划、打造一个千年宣化街、建设一条精品特色路、营造一片安乐祥和地、建成一个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工作思路和目标,深入实施“党群连心工程”“能力作风建设工程”“产业升级工程”“老城区提质工程”,畅通办实事的“路”、压实强作风的“责”、铆足促发展的“劲”、彰显老城区的“新”,发挥优势打好“经济升级、城市更新、文化产业、宜居宜商”四张牌,进一步挖掘老城新亮点、打造城市新名片、激发经济新活力,让烟火气、文化味、商业气息更浓、更具特色,全力建设宜学宜业宜居新济水。

三、工作举措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根基,深入实施“党群连心工程”

牢固树立“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家事,群众的大事就是我们的急事,我们的心事就是群众没有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的工作理念,通过规范化提升、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建设,推动“党群连心工程”走深走实,凝聚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强大合力。一是健全机制搭平台。积极实施“日常纪实管理”“定期督查考核”“常态跟踪回访”工作机制,提升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党员联户”基础上,大力开展“干部结亲”“支部结对”活动,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二是聚焦聚力办实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判“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台账”基础上,研究确定济水街道2022年的8件民生实事,作为“党群连心工程”的重要抓手,通过红色物业创建、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专项治理、雪亮工程、教育改善工程、养老服务提升工程、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创建提升工程等,切实解决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三是创新服务树品牌。以“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为服务宗旨,探索开通社区“党群连心热线”,充分整合综治、民政、教育、计生、创建、劳动保障等服务资源,建立“一号通接、社区统办”问题清单制度,做到小事、急事、突发事即接即处,大事、难事、复杂事及时分析研判,全程追踪办理实效,让群众时刻感受到身边的事有人管、发生问题有人解决,打造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品牌。

(二)坚持从严治党、压实责任,深入实施“能力作风建设工程”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好“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扛稳抓牢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引导辖区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克难而成,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是持续锻造优良能力作风。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在辖区党员干部中开展“四讲四比大讨论”讲党性比团结、讲能力比干劲讲规矩比纪律、讲事业比发展)、“党员干部能力提升计划”“作风转变专项行动”等活动,通过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补短板、强弱项,提素质、转作风,把大事办好、急事办妥、难事办成,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扎实推进清廉济水建设。围绕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建设,立足实际,开展清廉居(社)创建评比活动,打造“清廉济水 从家出发”廉政文化品牌。以清廉济源大数据监督平台为抓手,围绕“三重一大”事项、重点项目建设等,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全面提升监督质效。对标对表“政治体检报告单”,在强化整改落实上动真格、求实效,持续推进巡察发现问题整改清零见底。三是深入开展“三零”创建工作。聚焦“零上访”,以“两创一规范”为抓手,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进“四治”融合,做到未访先知、接访有备;聚焦“零事故”,打造一支综合执法队伍,健全一套应急管理体系、抓好一个消防安全龙头,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严防事故发生;聚焦“零案件”,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治安联防,打造以网格化、社会化、精准化为特色的“三化”促“三零”工作格局。四是持续深化党管武装工作。扎实做好兵役登记工作,严格征兵政策和程序,确保高质量完成新兵征集任务;按照“编组科学、布局合理”的原则,把基干民兵编实,民兵应急分队编强;抓好资料室、装备库等相关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三)坚持锚定目标、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产业升级工程”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打造“济水温暖”服务品牌,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在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严格落实“五项分包”“四项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点单式”服务,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深入贯彻“四个一批”工作要求,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坚。2022年共谋划项目台账19个,民生实事台账8个,年度计划投资12.8亿元。二是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依托一家亲济水广场、南街商业区、济水文娱产业园等现有优势资源,合理规划打造东部、中部、西部3个夜经济生活圈,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常量、抓好变量,实现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有机统一,推动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三是夯实基础打造平台。依托现有的五个创新创业服务园区,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行动,加快楼宇经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在“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上下大功夫,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借梯上楼、借地生金,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差异化项目招商,为济水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四)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深入实施“老城区提质工程”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城市更新,将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有机更新、无主管楼院物业全覆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口袋公园”建设、“家庭花园”创建、小巷文化、街巷治理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助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一是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济水老旧小区共122个,占全市改造任务的57%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群众居住环境亟需改善的情况,加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个,累计惠及辖区群众2万余人。二是启动城中村有机更新。因地制宜、因居施策,坚持高质量、高水平规划,积极主动推动城中村有机更新,启动西街新村和原济源宾馆旧城改造项目,加快东庄居委会及周边楼院整体规划;扎实推动北街城中村改造,以新规划方案为基础,全面推进遗留问题解决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做好城市创建提升工程,对南街集贸市场、西关农贸市场和槐仙、南街夜市等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创建工作常态化;全力推进背街小巷治理,与雨污分流工程同步实施,对辖区450条、70余公里背街小巷全面改造提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四是打造特色街区样板。按照“政府倡导、集体参与,打造亮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启动关帝街特色街区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济水核心商业街区。同时,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统筹发展安全,抓紧抓实疫情防控,抓常抓细城市创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积极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