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25154810/2021-00186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北海街道
发文字号:
北文〔2021〕29号
标  题:
中共北海街道工作委员会 北海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
成文日期:
2021-05-11
发布日期:
2021-05-11
中共北海街道工作委员会 北海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示范区社区治理文件精神,结合北海街道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2021年,基本形成党组织引领、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25年左右,社区治理体制更加成熟定型,治理能力更为精准全面,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基本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1.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和自治制度,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居委会主任。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行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服务制度。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统筹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网络媒体等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根据街区、楼栋等情况灵活组建网格党支部、楼(栋)院党小组,消除党建“空白点”。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腐败问题。

2.统筹社区社会力量协同。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适当放宽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条件,降低门槛,简化登记手续,及时办理备案手续,并在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培育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健全志愿服务招募、注册、服务记录、激励回馈等制度,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每个社区的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10个。社区注册志愿者比例达到常住人口13%以上。

3.发挥社区居民主体作用。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社区建设主动性和社区治理能力。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协商制度,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决策事项,关系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纳入协商范畴,按照提议、通报、协商、反馈等协商程序,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协商解决,每年度社区协商不少于4次。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自治和服务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设现代化宜居幸福社区

1.建设平安社区。加强社区安全管理和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巩固提升全国、全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成果,定期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社区综治中心,持续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以“雪亮工程”为主要手段,加强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推进“一村一警”,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积极协助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基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关爱、管理,防范冲击社会心理底线事件和极端恶性事件发生。协助开展夏季防溺水专项行动,保障少年儿童生命健康安全。

2.建设法治社区。加快社区治理法治建设步伐,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辖区“民主法治社区”占比90%以上。依法开展社区戒毒、戒毒康复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引导居民依法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

3.建设和谐社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合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对社区社会救助对象、困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诉求解决到位的困难信访人员和“三留守”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健全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发挥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队伍在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等领域的积极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4.建设文明社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一约五会”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内化为社区居民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发现和宣传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引导居民崇德向善。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创建活动,发展志愿服务,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5.建设适老社区。探索推行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上门服务。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服务。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依托“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辖区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生活和文化体育设施要向老年人开放,满足老年人需求。

6.建设智慧社区。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优化社区服务流程,推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承诺等制度,实现“一门式”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办事。引导物业公司,结合实际,在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电梯管理、保安巡逻等相关社区物业方面实行智能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三)补齐社区治理基础短板

1.改善人居环境。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的居住条件。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实现住宅小区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文化“六化”达标,没有乱堆乱倒、乱扯乱挂、乱停乱放“六乱”现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日产日清,游园和绿地管护到位,墙体脱落和道路破损及时整修,小广告及时清理,环卫设施齐全完好,没有毁绿种菜现象。加强社区环保知识宣传,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和驻社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环保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

2.加快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以规范化社区建设工作为载体,按照“一有八中心”标准,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一有:每个社区都要有坚强的党组织、民主的自治组织(居委会)和广泛的社会组织,“八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目前望春园社区、清趣园社区、花园社区、万泉社区4个社区已建设到位,2021年完成新蟒园规范化社区建设任务,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

3.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依托社区党组织开展居民委员会成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交叉任职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分工协作机制。对社区内物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等,由社区党组织或居民委员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居民代表等共同协商解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党工委和办事处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的社区治理工作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党建工作办公室要切实负担起指导协调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社会事务管理中心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服务工作;党政、纪检监察、宣教、便民服务、执法创建等其它各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要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和落实好相关政策,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支持社区治理工作。各社区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大资金保障。严格按照《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见》(济政〔2012〕53号)文件落实社区工作经费,将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及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社区治理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城市平安社区、法治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适老社区、智慧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大力表彰先进社区组织和优秀社区工作者。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社区治理创新做法和突出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附件:北海街道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中共北海街道工作委员会    北海街道办事处

                      2021年5月11日

附 件

北海街道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赵开颜(党工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李国红(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组  长:郭  靖(党工委副书记)

李海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张  文(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张广来(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王建国(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长)

马丽芳(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范红斌(党政办公室负责人)

杨烈南(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

杜  伟(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

翟倩倩(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

邓雷雷(主持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

王亚萍(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刘志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

霍咏梅(宣教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

李春阳(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中心负责人)

周小艳(社会事务管理中心主任)

孔爱玲(妇联专职副主席)

马  茵(团工委书记)

樊  红(新蟒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段  娟(清趣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赵  晶(万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尹  燕(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善文(望春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  杰(北海财政所所长)

张建军(北海司法所所长)

崔卫东(北海工商所所长)

苗东明(北海派出所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马丽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推进社区治理日常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