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25154810/2025-0005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北海街道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标  题:
​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街道:“警-网-调”融合联动 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街道:“警-网-调”融合联动 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北海街道紧密关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构建联动融合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力求让群众“幸福满格”。通过“警网调”融合模式,将“网格”与“警格”的力量与人民调解相结合,有效疏通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探索出一条具有北海特色的治理新机制。2025年以来,辖区13个居委会中有11个实现零刑事案件发生。自“警网调”融合工作模式启动以来,成功化解200余起矛盾纠纷,春节前后,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3.2%,显著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党建赋能

让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末梢”

把支部建在小区里,将党建引领融入小区治理,让服务更贴心。街道辖区62个无主管楼院成立了15个联合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构建了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协商议事的红色治理体系,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暖馨北海’真是个好行动!”花园社区某小区居民感慨道。原来,小区三单元6楼西户的上水管在2楼破裂,导致2楼居民家漏水严重。居民们自行协调多次,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问题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街道正在开展的“暖馨北海 平安守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发挥了关键作用。小区党员和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小区党支部迅速联络社区调解员、网格员和社区民警,组成了一支“调解小分队”,一同上门进行调解。

调解现场,社区网格员、调解员和民警与2楼和6楼住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他们耐心解释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表达了社区协助解决问题的诚意。经过一番耐心调解,6楼西户的居民终于认识到问题给邻居带来的不便和困扰,主动表示愿意配合维修。

当天,小区党支部立即联系物业的专业维修人员,对1至6楼的所有水管进行全面排查,并组织居民分摊维修费用,对所有漏水的水管进行了更换。困扰居民多日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迅速解决。

“多亏了网格员和民警的帮忙,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2楼住户感激地说。这次成功的调解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这正是“暖馨北海”行动的初衷——用温暖化解矛盾,用行动守护平安。

如今,在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下,北海街道党员干部积极主动为民办事服务,群众也积极参与协商议事,一幅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正徐徐展开。辖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6%,在“红色物业”推动下,已完成3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改造户数2782户,改造面积31.13万平方米。

“1+1+N”警网调深度融合

多元化解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北海街道立足辖区实际,建立了“警员+网格员+调解员”融合模式,整合基层网格、专业人民调解员、包居民警,坚持每周研判、每月汇总机制,推动矛盾问题就地化解,为平安北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具有北海特色的“警网调融合”新道路,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去年以来,已将辖区16308户走访到位,共摸排出矛盾纠纷问题60余起,推动矛盾就地化解55余起。辖区接报纠纷类警情354件,推送综治中心198件,化解成功194件,成功率98%。

近日,某社区网格员李凯在日常巡查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他顺着声音寻去,发现一户居民家中正闹得不可开交。李凯敲响了房门,开门的是一位满脸通红、情绪激动的女士,而屋内的男士也正气鼓鼓地坐在沙发上。原来,这对夫妻因情感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争吵声中夹杂着指责与委屈,气氛剑拔弩张,矛盾似乎随时可能升级。

李凯深知,如果不及时介入,这场争吵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他迅速安抚双方的情绪,用温和的语气劝说他们冷静下来。在双方情绪稍有缓和后,李凯立即将情况上报社区。

社区接到消息后,迅速启动警网调工作机制,一场“警网调联合行动”就此展开。社区民警张斌、调解员张丽娟和网格员李凯迅速集结,一场紧急会议在社区办公室召开。他们围坐在一起,迅速梳理信息,分析矛盾焦点,制定出一套精准的调解方案。

随后,三人一同敲响了当事人家的门。李凯率先开口,凭借对这户家庭的熟悉,他从日常琐事聊起,拉近了与夫妻二人的距离,为调解工作打下基础。社区民警张斌则从法律角度出发,严肃地提醒双方,家庭纠纷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调解员张丽娟凭借多年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根源——夫妻之间长期缺乏有效沟通。她分别与两人深入交流,倾听他们的委屈与诉求,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争吵声渐渐平息。在三人耐心的劝解下,夫妻二人的情绪逐渐缓和,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最终,他们紧握双手,承诺今后加强沟通,共同经营好家庭。一场可能激化的家庭矛盾,在警网调的共同努力下,化为一场“和风细雨”。

此次调解的成功,离不开社区的“警网调融合”机制。社区整合了警情信息、网格排查信息、调解信息、接访信息及市长热线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共享与矛盾的联动调处。网格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网格警力和调解员则发挥“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确保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解决。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调解,更是警网调深度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化解了矛盾,更温暖了人心,为社区的和谐稳定筑牢了根基。

将辖区18个警格与143个综治网格整合,构建“1名社区民警+1名调解员+N名网格员”的协同模式,同时广泛动员物业人员、楼栋长、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走访排查,形成“1+1+N>3”的强大协同效应。秉持“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理念,警格员、网格员和调解员通过随时巡逻、随手办理、定时走访、适时报告,主动融入社区网格和小区微信群,深入了解辖区动态,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将社区微信群打造成新时代“枫桥式”社区的网上会客室。

不仅如此,北海街道还积极融入反诈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将平安守护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在日常走访和调解过程中,网格员和社区民警会向居民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他们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提醒居民警惕陌生来电、不明链接和虚假投资信息,增强居民的反诈意识。在小区内,还设置了反诈宣传栏,张贴反诈海报,发放反诈宣传手册,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学习反诈知识。

“现在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小区,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一位居民表示,“社区的反诈宣传让我学会了辨别诈骗手段,再也不怕上当受骗了。”

三级分级处置

从源头到化解的社会治理闭环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格局中,北海街道精准布局,创新推行矛盾纠纷“三级评定”与“四道防线”工作机制,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坚实防线。

对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用“一二三”进行评定。对一般性矛盾纠纷评定为一级,按照警网联动机制,入户调解、帮扶解忧,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对复杂性矛盾纠纷评定为二级,按照“镇办吹哨、部门响应、社区报到”工作机制,组织社区网格、职能部门、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源力量到社区调解室内联合调处化解,做到“大事不出居(社区)”;对疑难性矛盾纠纷评定为三级,启动“专案专班”工作机制,由包案领导牵头,专题研判化解,做到“难事不出街道”。针对“三级”矛盾纠纷,按照“一事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台账,确保矛盾纠纷化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实行跟踪管理机制。对于未化解成功的矛盾纠纷,街道平安办接到反馈后,密切跟踪关注事态发展,能进一步化解的要再次引导进行化解,严防事态激化、恶化。建立矛盾回访机制。做实“排查、化解、回访”闭环工作法,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了矛盾纠纷“一事一回访”。

春节前夕,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但辖区某居委会却发生了一起棘手的家庭纠纷。两兄弟因合作生意产生了经济纠纷,被欠钱的一方无奈之下找到了专职调解员,希望能通过调解让对方归还欠款。

事情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当刘建介入调解时,现场一片混乱,争吵声此起彼伏。原来,这场经济纠纷背后,还藏着长达三年的家庭积怨。一方指责另一方不赡养老人,因此拒不归还债务;另一方则因与父母的琐事矛盾,三年未归家。双方积怨已久,情绪激动,根本无法平静地坐下来协商,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专职调解员刘建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化解这场纠纷,于是决定将矛盾上报街道办事处,借助社区民警、网格员和镇级调解员的力量,共同攻克这个难题。在街道平安办的协调下,启动了“警网调”融合工作模式,社区民警刘宜强、网格员朱庆周与镇调解员赵传德、史传芳、汪云霞、刘建组成了一支“调解专家团”,共同面对这个棘手的家庭矛盾。

调解当天,三方力量齐聚兄弟二人的家中。社区民警刘宜强从法律角度严肃指出,债务纠纷必须依法解决,拒不归还欠款将面临法律责任;网格员朱庆周则从邻里关系和家庭和谐的角度出发,劝说双方珍惜亲情,不要让矛盾继续升级;调解员们凭借丰富的经验,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寻找矛盾的突破口。

经过一番艰难的沟通与协调,兄弟二人的情绪逐渐平复。最终,双方当场握手言和,并达成一致协议:欠款方承诺按期归还所欠债务,另一方则按照协议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调解并未就此结束。一周后,调解团队再次回访时,发现欠款方已按期归还了全部债务,另一方也将父母接回了家,一家人终于重归于好,重新找回了久违的亲情。

这起家庭矛盾的成功化解,是“警网调”融合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解决了经济纠纷,更修复了破碎的家庭关系,让一家人重新团圆,也为社区的和谐稳定筑牢了根基。

下一步,北海街道将持续深化“警网调”融合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平安北海新风貌,全力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以每个网格的“小平安”汇聚成辖区社会安定的“大平安”,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